這是一位從新加坡跟我連繫的案主
光看照片,心都涼一半去了...
傳動側碳纖輻條幾乎斷光
收到輪組後,仔細評估好一會
框體無損,傳動側輻條剩4支還黏著
但這輪組的輻條設計與LIGHTWEIGHT相當雷同,即便還有4支輻條健在
卻跟全數斷光沒太大差別...
後輪非傳動側可調整設計,給了這輪組一絲重生的機會
但,是大工程...
傳動側輻條須重建
我必須先將空間清出來,並且複製新的碳纖輻條
所需的長度約70CM,且有ㄑ字型角度,這是個很高難度的維修案件
評估完畢後,先將傳動側花鼓耳與輻條切開
將傳動側損壞的輻條全數切除,並摘除花鼓
然後建模複製所需輻條
這裡花了相當多的時間,且考量剪力問題
藉這機會,將輻條車圈端的位置增加有角度的碳紗進來
(這裡使用的是碳纖套管,製程方式與TIME的管材雷同)
強化輻條抗剪能力,並提供更多的膠合面積
安裝新的碳纖輻條,進入專用輪組維修機台進行定位
真圓度與花鼓角度,在這個工序中,需要不斷的確認過
才能進行車圈端的輻條膠合,而這部分的膠合作業,一共進行了7次才完成
第一次上校正台進行校正
重點在真圓度與正心的要求,還有輻條走線的角度是否良好
這些細節都會影響到輪組在動能傳遞與輻條受剪力的大小,控制的越好,輪組修復後的狀態會越理想
確認輪組上述數據達我的標準後,退回上一道工序,進行花鼓端膠合
這次的校正,發現非傳動側輻條也有一根裂損,在膠合花鼓後,將受損的輻條修補完善
CCU輪組維修後進行訓練台測試
除了做了2組10分鐘LT強度,還進行3組900W UP強度衝刺
看輪組膠合情況是否滿足高瓦數與高扭矩的拉扯
今日進行戶外道路測試
大溪這一帶,多的是山路
測試路線:大溪-->>角板山-->>羅馬公路-->>關西-->>環湖公路-->>大溪
距離約86KM
爬升與下降約1300M
羅馬公路段,除了羅浮牌坊這段約2-3KM用小盤
其餘全程大盤完成,體感還算輕鬆
各式彎道與上下坡的處理,與正常輪組無異,轉速上來後,輪組就蠻好帶速度
下到馬武督7-11補給
感覺體力還不錯,於是決定加碼環湖...看看石門水庫的風景
且樹蔭較多,比較涼爽些
恩~環湖段也全程大盤跑完...
久沒走環湖公路
看到這些景色,頗令人擔憂
缺水的狀況蠻嚴重...
((壩頂))
((阿姆坪))
希望下午這場大雨,對水庫多少有些進帳
CCU維修後首次路測順利完成
拆下輪組,準備進行收尾工作
飾蓋重建/輻條交疊處固結增加扭轉剛性/車圈接合處表面處理
完成後就能繼續進行第二次路測
#山姆叔叔技研